|
|
||||
中新网西安11月4日电(记者 冽玮 冀浩凡)“与院子里慈祥的爷爷奶奶谈古论今、与阿姨们一起跳广场舞、与爱运动的小伙伴来场乒乓球赛……”在西安市莲湖区环城西路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八个社区,因志趣相投组成的“社区家庭”比比皆是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单元式楼房逐渐替代街巷院落,防盗门背后自成一统、邻居相邻不相识的现象愈发普遍,曾经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渐行渐远。
2013年,西安莲湖区环西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居民的调查中发现,许多老人存在生活不便、精神空虚、孤独感强等问题,年轻人、青少年则普遍缺乏社区协作意识薄弱、社会归属感不强。
自2014年开始,环西街道办引导社区居民依据共同兴趣,由2至4户或3至10人组建老年互助、青年友好、老少孝爱式“小家庭”,旨在消除居民间的生疏感、增进彼此交流互助。
家住西安市公交一公司家属院的徐毓芬,是一个五口老人“家庭互助餐桌”的负责人,80高龄的她,独居多年又找回了做“一家之长”的感觉。五位老人相聚时,时常买菜做饭、聊天做伴,一道参加社区的游览、参观、讲座等活动。
记者来到社区采访时看到,鳞次栉比的楼房中,既有50多年的老旧社区,也有刚竣工的高层住宅。许多家庭住宿条件虽然简陋,但整洁有序,其乐融融。
徐老告诉记者,儿女工作繁忙,平时不在身边,几个老邻居亲如家人,相互照应,平添不少乐趣。在徐老的“家庭互助餐桌”上,经常会出现一些稚嫩的面孔,一些院里暂时无人看护的孩子也会来“蹭饭”。
为解决学生放学无人照看的问题,该社区招募志愿者设立“四点半课堂”,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半到六点,为社区内适龄学生免费提供家庭作业辅导、兴趣班辅导、图书阅读等服务。
“家长们来不及去接孩子,一个电话就会有志愿者帮忙。”环西街道办副主任向淑利向记者介绍,一些年轻的“80后”父母、退休老人从互不相识到成为朋友,相熟后几家老小会一同外出郊游。“以小带大成为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方式”。
“打破城市邻里间冷漠‘病’,须得激发居民积极参与、互帮互助的原动力。”环西街道办主任王江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以兴趣爱好组成的合唱、舞蹈、编织、钓鱼,及儿童小饭桌、老年互助餐桌、四点半学校等各类互助式家庭已有120多个。楼上楼下常来常往,出门离家照看家门,遇到困难及时相助,陌生的邻里关系逐渐回归亲密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