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|||
“最佩服这批先行者”
“要把中关村建成‘中国硅谷’!”早在改革开放之初,就有人提出了这个大胆设想。
此人名叫陈春先,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,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、等离子体研究所副所长。
197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提出,“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”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”……这让作为大会代表的陈春先备受鼓舞,内心“燃”了起来。
此后,他随中国首个科学家访问团,参观了美国旧金山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公路区。看到斯坦福、哈佛、麻省理工等多所著名学府周边,有苹果、英特尔等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,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,每天都在创造着巨额财富。他萌生了在中科院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集聚的中关村,借鉴硅谷经验、搞技术扩散的想法。
一些人至今还记得,那时的陈春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给大家举这个例子:20世纪60年代初,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,与美国仅相差半年,然而20年过去了,美国已经形成强大的激光工业,我们的科研成果却还只是停留在纸上、实验室里,被禁锢在科研单位的深墙大院里。
接下来的两次访美,陈春先愈发坚定了硅谷经验可学、搞技术扩散可行的信念。在中科院的座谈会上,在北京市科协的交流会上,他为“要把中关村建成‘中国硅谷’”奔走疾呼。
“中关村的技术密集度不亚于硅谷。”作为同事,纪世瀛也有着与陈春先一样的想法。“我带的研究生中,就有人曾在硅谷深造。”纪世瀛与陈春先不约而同地思考着同一问题: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什么不如美国?硅谷经验有哪些可取之处?
“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差距,心里急呀!我们再也不想坐等了。”纪世瀛回忆说。1980年10月23日,在北京市科协支持下,陈春先和纪世瀛等人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,俗称“鸡窝”的后平房仓库,开启了拓荒之旅。打开门一看,里面结满了蜘蛛网,尘土厚厚一层。他们先打扫了半天卫生,把杂物堆到里边,拉上一道塑料布隔开,占用了大约5平方米小半间房子,然后摆上一张带抽屉的桌子。就这样,“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”悄无声响地成立了,经营项目包括搞技术咨询、举办技术培训、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牵线搭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