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化道看起来只是输入食物的管道,但其实非常复杂;就像有些人自诩为「铁胃」,但其实非常脆弱。现代人因为工作忙碌、三餐不正常,导致胃溃疡、胃食道逆流等问题找上门,让人苦不堪言。究竟还有哪些原因让肠胃变得千疮百孔?《生命时报》邀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姜泊为大家解答。
1.暴饮暴食
看到美食就忍不住、心情低落就想吃零食?饮食过量会扰乱肠胃道正常的消化节奏,导致「消化酶工厂」-胰腺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消化液,造成肠胃不适,甚至引发胰腺炎。要改掉暴饮暴食,不妨细嚼慢咽、七八分饱就放下筷子、三餐固定,以免飢不择食。
2.饭吃太快
生活节奏太快,让人吃饭狼吞虎咽;进食太快、食物没有煮烂或是进食黏稠食物,很容易引起胃溃疡、肠胃发炎等疾病,甚至会引发结石。建议正餐吃饭时间最少20分钟,并放慢咀嚼速度;脾胃功能差的老人更要增加咀嚼次数。
3.纤维摄取不足
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、预防便祕,还能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的时间。食物中的大麦、豆类、柑橘、燕麦等都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,能够减缓食物消化速度、平衡餐后血糖并降低胆固醇。
4.压力和焦虑情绪
肠胃是很大的「情绪器官」,对心理刺激很敏感,因此当压力太大时,人体消化功能会出现情绪化的反应,容易出现食欲不振、上腹部疼痛、胃酸逆流、火烧心、便秘等症状。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、正面看待生活与工作中的挫折,也能抢救肠胃健康。当陷入严重焦虑,不妨求助心理医师。
5.缺乏锻炼
生命在于运动,它能刺激大脑提升消化能力、增加食欲。在运动过程中,人体呼吸会促进血液循环与肠胃蠕动、调节消化道。若长期缺乏锻炼会让食欲减退、胃动力不足,容易引起发炎和肿瘤。为确保肠胃健康,每周最少锻炼3~4次。
6.滥用药物
有些人一头痛不适就乱吃止痛药、消炎药,但这些药物会间接损害胃黏膜,引起发炎或溃疡。滥用抗生素会杀死肠道中的症肠菌群,会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,使肠道菌群失衡。因此建议生病时别乱自行服药,应实时咨询医师为较保险的作法。
7.多人共餐
亚洲人吃饭喜欢共餐制,多双筷子在一道菜里夹来夹去,这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,临床认为,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乃至胃癌,都可能与它有关。所以饭前便后务必洗手、共餐时建议使用公筷;一旦肠胃不适,应尽速就医。